中山一院专家赴云南凤庆县人民医院开展精准帮扶,提升当地医疗技术水平
2020-08-04
近日,中山一院肾内科张涤华副主任医师作为中山大学对口医疗“组团式帮扶”云南凤庆人民医院医疗队队员,在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林东伟,扶贫工作组组长、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吴京洪的带领下,踏上了云南省凤庆县的帮扶之路。
据悉,为进一步完善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对口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长效机制,根据凤庆县人民医院功能定位和建设发展实际,结合当地卫生健康发展水平和医疗服务需求,中山大学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派驻临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医疗团队在凤庆县人民医院完成为期3-6个月的驻点帮扶,提升当地医院临床医疗技术水平。
张涤华副主任医师抵达凤庆县人民医院后,担任肾内风湿免疫内科挂职主任职务,在原科室主任协助下,全面指导科室工作。针对科室人员以低年资医师为主的特点,他初步制定了以“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的帮扶策略,包括制定详尽理论小课计划,实施临床病例带教、病例讨论和技能示范,加强对本专业常见病的诊断规范,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这也是中山一院行之有效的临床教育方式。
此外,全面提升凤庆县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技术服务水平也是张涤华副主任医师此次帮扶的重点之一。根据腹膜透析技术的开展情况,张涤华副主任医师对患者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诱导治疗以及患者随访规范等进行了规范化培训,逐步提高当地医生的手术水平,规范诱导治疗和患者教育随访,减少了患者并发症发生,为凤庆县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成为区域性治疗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科室在血液透析患者病房管理、患者随访、住院日、住院CMI指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张涤华副主任医师提出可参照中山一院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实施。经过与凤庆县人民医院医务科、质控科、信息科、病案科及医保财务科等部门多次沟通,他率先在临沧地区试行血液透析患者门诊规范管理模式,受到了当地医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据悉,为进一步完善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对口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长效机制,根据凤庆县人民医院功能定位和建设发展实际,结合当地卫生健康发展水平和医疗服务需求,中山大学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派驻临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医疗团队在凤庆县人民医院完成为期3-6个月的驻点帮扶,提升当地医院临床医疗技术水平。
张涤华副主任医师抵达凤庆县人民医院后,担任肾内风湿免疫内科挂职主任职务,在原科室主任协助下,全面指导科室工作。针对科室人员以低年资医师为主的特点,他初步制定了以“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的帮扶策略,包括制定详尽理论小课计划,实施临床病例带教、病例讨论和技能示范,加强对本专业常见病的诊断规范,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这也是中山一院行之有效的临床教育方式。
此外,全面提升凤庆县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技术服务水平也是张涤华副主任医师此次帮扶的重点之一。根据腹膜透析技术的开展情况,张涤华副主任医师对患者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诱导治疗以及患者随访规范等进行了规范化培训,逐步提高当地医生的手术水平,规范诱导治疗和患者教育随访,减少了患者并发症发生,为凤庆县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成为区域性治疗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科室在血液透析患者病房管理、患者随访、住院日、住院CMI指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张涤华副主任医师提出可参照中山一院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实施。经过与凤庆县人民医院医务科、质控科、信息科、病案科及医保财务科等部门多次沟通,他率先在临沧地区试行血液透析患者门诊规范管理模式,受到了当地医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在两个多月的帮扶工作中,张涤华副主任医师深深体会到党中央、中山大学及中山一院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也切实感受到凤庆县人民医院在就诊环境、各专科技术服务水平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他表示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脱贫攻坚贡献自身的力量。(肾内科 张涤华)
开展带教查房
进行病例和病理讨论
手术前进行消毒铺巾示范
与护理组讨论指导患者随访
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带教
讨论制定患者教育和随访规范